
疼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症状,是人体最直接的疾病预警信号。1995年美国医疗机构已将其确立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要求建立标准化疼痛评估体系。这种主观感受不仅带来躯体痛苦,更可能引发连锁健康危机。
慢性疼痛有哪些危害呢
1、疾病恶性循环:不同于急性疼痛,慢性疼痛具有持续性特征,未经干预极少自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顽固性疼痛可能伴随终生,显著降低生活质量。
2、基础疾病叠加效应:有疼痛家族史或慢性病史人群更易发展为慢性疼痛,形成"疾病-疼痛-新疾病"的恶性循环。
3、自主神经失衡:长期疼痛(如颈椎病)可引发失眠/嗜睡交替、食欲减退、心率变缓及低血压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
4、心理危机链式反应:从烦躁易怒到抑郁倾向,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患者心理问题发生率提升3倍,严重者可发展至功能性残疾。
如何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呢?
一、减少或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
1、因外伤引起的疼痛,应给予包扎、固定,松紧适宜,每天检查患肢血运情况:如皮肤温度、颜色,对刺激的感觉。
2、慢性咳嗽引起的疼痛,可进行深呼吸和有效的咳嗽方法,多饮水以稀释痰液。
3、采用正确的姿势: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防止不良的姿势以及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不动,从而避免骨关节、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带来的腰痛、腿痛等慢性疼痛。
二、合理运用缓解或解除疼痛的方法
(一)药物止痛
药物止痛仍然是目前解除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有关疼痛治疗的情况,正确使用镇痛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具有成瘾性和耐受性,故仅用于重度疼痛的患者。如:醋氯芬酸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氢考酮缓释片等。轻度和中度疼痛的患者,应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水杨酸类的阿司匹林、苯胺类的乙酰氨基酚、芳基丙酸类的布洛芬、吡唑酮类的安乃近、环氧化酶抑制剂尼美舒利等。非麻醉性镇痛药还有抗惊厥类的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抗胆碱药阿托品、山莨菪碱以及血管源性疼痛的镇痛药物迈之灵等。
用药原则:对于慢性疼痛,最好在疼痛发生前给药,此时给药,疼痛容易控制,且用量小、效果好。疼痛原因未明,不能随意使用任何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目前普遍采用WHO所推荐的三阶梯疗法
第一阶段:
选用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和抗炎类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轻度疼痛的患者)
第二阶段:
选用弱阿片类药:如氨酚待因、可待因、曲马多、布桂嗪。(适用于中度度疼痛的患者)
第三阶段:
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哌替啶、美沙酮、二氢埃托啡。(主要用于重度和剧烈癌痛的患者)
辅助用药:
作用——减少主药的用量及副作用。
常用药——弱安定药,如艾司唑仑、地西泮;强安定药,如氯丙嗪和氟哌啶醇;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
(二)物理止痛
应用冷、热疗法,如冰袋、冷湿敷或热湿敷、温水浴、热水袋等。
(三)运用理疗、按摩及推拿。
(四)针灸止痛。
(五)经皮经电刺激疗法。
三、恰当地运用心理护理方法
(一)减轻心理压力
慢性疼痛治疗往往耗时长、花费高,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烦闷、挫败等负面情绪。紧张、忧郁、焦虑或对康复失去信心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而疼痛的加剧反过来又会影响情绪,形成不良循环。
给患者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患者情绪稳定、心境良好、精神放松,可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医护人员及家庭成员应同情、安慰、鼓励患者,与患者建立互相信赖的友好关系。
尊重患者对疼痛的行为反应,帮助患者接受其行为反应。
(二)分散注意力
1、参加活动:鼓励其参与感兴趣的活动,能有效地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如唱歌、玩游戏、看电视、下棋、绘画等。
2、音乐疗法:优美的旋律对降低心率、减轻焦虑和抑郁、缓解疼痛、降低血压都有很好的效果。
3、有节律按摩:嘱患者双眼凝视一个定点,引导患者想象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同时在患者疼痛部位或身体某一部位作环形按摩。
4、深呼吸:用鼻深吸气,然后慢慢从口中呼气,反复进行。
5、指导想象:让其集中注意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意境或一处风景中。
6、松弛疗法:松弛可以消除身体或精神上的紧张,并促进睡眠,而足够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焦虑,减轻疼痛。
四、积极采取促进患者舒适的措施
1、采取正确的姿势,提供舒适整洁的床单位,床垫一般5-10CM,床太软会引起脊柱的变形引发或加重慢性疼痛。
2、防风、防寒、防湿、生活起居、工作学习的地方保持温暖干燥,避免受凉受风。
3、居住环境安静,远离噪声污染。
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戒除不良嗜好:主要是戒烟戒酒,这两者会提高慢性疼痛的几率。
2、规律进餐,不暴饮暴食,肥胖患者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适当减重。
3、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促进内脏排毒。
4、坚持锻炼:运动可以产生快乐因子,进行适当的运动,有效保护肌肉、关节等部位。
5、鼓励患者记录日记,记录减轻或加重疼痛的因素,有利于临床治疗。
科室介绍
基本概况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康复科成立于2020年9月,现分为南北两个专业区域,开设床位 90 张。疼痛康复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3人、执业医师2人,康复治疗师11人,专科康复护士23人。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诊疗范围
康复专业组:
1、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失语、肢体麻木、无力、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吞咽困难、大小便功能障碍、平衡及共济失调、截瘫、肌肉萎缩等。
2、内科疾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心肺功能异常、各类中毒性脑病及体弱多病的康复。
3、外科手术引起的脑瘫、肢体外伤致残、脊髓损伤、各种疼痛的康复治疗。
4、肿瘤放疗、化疗、手术后并发症需要康复的患者。
5、危重病人后期康复及昏迷病人的促醒:
①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炎,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耳聋等;
②各种难治性皮肤病、风湿病、过敏性疾病;
③内、妇科疑难杂症及亚健康、传统保健的治疗等等。
1、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舌咽神经痛等。
2、颈、肩、腰腿疼痛;各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症骨性关节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症、坐骨神经痛、跟痛症等。
3、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痛、肋间神经痛、骶管囊肿、外科手术或外伤后出现的神经痛等。
4、风湿类及痛风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
5、肌腱、滑液囊疾病;腱鞘囊肿、滑囊炎、网球肘、腱鞘炎。
6、各种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顽固性呃逆、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手汗症、失眠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专家介绍
卢科军
疼痛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湖南省疼痛医学会基层医院专家组委员,常德市康复医学会委员,从事疼痛及骨科医疗工作医疗工作10余年,擅长急慢性疑难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擅长神经阻滞,神经调控,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消融、等离子消融、单孔全脊柱内镜、针镜、关节镜、UBE技术、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现已做脊柱内镜及关节微创内镜2000余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2000余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廖金志
骨科主治医师,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预防医学会疼痛疾病防治会委员,从事疼痛及骨科医疗工作医疗工作10余年,擅长急慢性疑难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擅长神经阻滞,神经调控,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消融、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手术。现已做射频热凝靶点消融上千余例。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陈世杨 姚军
鼎城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整改整治成效通报会召开
陈远调研鼎城区“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陈远带队开展“八一”前走访慰问活动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八一”建军节座谈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半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工作结账会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商贸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何朝辉带队赴成都、彭州开展学习考察
陈远主持召开鼎城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工作落实情况座谈会
下载APP
分享到